與其在嘈雜聲中煩躁,不如空出一些閑心與閑時,徜徉于群山深處,看山花爛漫,聽澗水潺潺。移步換景,不急不忙,信步而行,用心去體會群山深處難得的靜謐,感受清氣滿山間的愜意,真是舒坦而愉悅。
一
我們從蘆溪竹山村起步,沿一條新修的水泥路翻幾座山可以到垅上村,步行約五個小時走出群山在上九洲搭車回來。路是為山口巖水庫建成后方便山里村民進出而修的,站在山脊,新修的水泥路像一條玉帶延伸至群山深處,潔凈得很。我們順著路一直進了大山深處,心無旁騖,盡情地暢開思緒,天馬行空。不由地感嘆這群山的奇妙。山是沉默的,不事張揚,這是它的精神。山中一切都在它的沉默中孕育和誕生,然后又歸于塵土。山又是靈動的,清泉飛鳥,秀木竹林,生機盎然。我們深深地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,大聲地向群山呼喊著,聲音傳得很遠很遠。山的那邊,給了一個厚重的回音。
只有到了群山的深處,才會有更多的發(fā)現(xiàn)。垅上村外的山腰處,竟然有些土屋存在。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從新泉遷移到這里的,現(xiàn)在大都又遷了出去。土屋已人去樓空,斑剝的墻體上隱隱約約可見一些標語。房前屋后還有散落的舊農(nóng)具,一架風(fēng)車靜靜地靠在墻角。被腳板打磨光亮的石板依然橫臥在山溪之上。所有這些,在你不經(jīng)意間,會想象這里曾經(jīng)雞鳴犬吠,炊煙繚繞的景致。
二
山溪從密林山澗中汩汩流出,匯成小河。群山給了她無盡的生命,讓你極想探索這生命的起源。一路流過,順著滋潤著兩邊的繁花野草。不說那嬌艷的映山紅和已然怒放的山茶花帶來的視覺享受,單是那以恬靜自處的蘭草,足已給人以別樣的舒心。蘭草依溪而長,這種被城里人寵養(yǎng)的花草,在這自由的山水之中,更多出了幾分野趣。在這清醉的花香里,不難想象,多少年來奔波在石板路上的挑夫、耕農(nóng),當他們感覺疲憊之時席地而坐,一定也會如我們一樣,深深地呼吸著這花香,帶著一種喜悅的心情繼續(xù)勞作。如今,這條石塊鋪成的小路,已退出歷史舞臺,沉默在雜草之中。演繹過的多少故事已漸漸被人們淡忘。現(xiàn)在便捷的交通,出山已不須走小路,這些石板路便很少有人再走,將來山口巖水庫建好,這些路將永遠的被大山留在懷里,不為人知。
溪水清澈見底,飲之是沁人心扉,神清氣爽……“春來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處尋。”到處都是溪水的源頭,匯集而成,與山相映成趣。
三
村頭有幾棵楓樹,長在山底的平地處,樹徑有一米之多,難得一見。樹直而高,春深時分,才見樹枝上掛著幾絲嫩綠。樹干已很老很老,滿身斑斑龍鱗。老樹也應(yīng)該是有靈魂的,臨風(fēng)沐雨,日月滄桑,有什么沒見過,有什么沒有經(jīng)歷過,只不過它們更像一位智者,靜在心里,它們與大山廝守,與山民廝守。當年是誰把它們栽下,為什么栽下,是用心而作,還是無意而為已經(jīng)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生命的存在。也許栽樹的人在不經(jīng)意間看著,樹已慢慢長大,自己卻在樹的注視下老去。從那樹底下走過的一代又一代,皆如匆匆過客。我們站在樹底下又平生出一種感悟,它們的生命是如此頑強。再想想人生如白駒過隙,不免憐自心來。蒼老的楓樹淡定自如,要不是有幾百年的修煉,怎能有如此境界。那份修養(yǎng),怎是我們能及。
楓樹和香樟等其它老樹不同,入秋季節(jié),風(fēng)吹落葉歸于根土,裸露出老干虬枝,這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蒼涼之美呢。那些“靜而狀觀的樹,夏天給我們樹蔭,而冬天并不遮蔽掉暖人的陽光,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呢?”林語堂如是說。
步行益身,翻山越嶺,清氣滿山間,樂在其中。
|